[摘要] 空置率达到国际“警戒线”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8平方米,按照2017年—2020年每年新开工住房面积13亿平方米计算,每年人均居住面积大约增长了1平方米,以此推算,今年的人均居住面积为45平方米左右,相当于世界人均居住面积排名第六的法国,从人均居住
房子是生活的基本保障用品,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关乎结婚安家、子女教育、工作发展,买一套房要舍掉大半个钱包,有的需要节衣缩食辛苦攒下几年工资,有的得依靠年迈父母的钱包支持,可以说,为了买房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房价高、收入低、生活压力大,但又不得不向房子妥协,然而即便是想出各种办法购房,依然还有大部分人买不起房子。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8平方米,按照2017年—2020年每年新开工住房面积13亿平方米计算,每年人均居住面积大约增长了1平方米,以此推算,今年的人均居住面积为45平方米左右,相当于世界人均居住面积排名第六的法国,从人均居住面积来看,距离排行的美国(人均居住面积67平方米)还有很大一段差距,笔者认为,人均居住面积是体现幸福感的一部分,面积越大归属感、舒适度越高,不能体现出房子过剩的现状,房子供过于求,其实主要体现在投资和空置:
央行对3万户城镇家庭调查数据显示,两套房以上的城镇家庭占比41.5%,3万家庭中人均1.5套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按照2019年户籍人口占比44.38%计算,有6亿城镇户口居民,大小户型加在一起,相当于有9亿套城镇住房,根找房提供的居住报告数据显示,目前约有2亿租客,算上自住的6亿城镇户口居民,相当于1亿套房子处于空置状态,空置率为11%,这还只是理想数据,如果算上多个租客和居民同住一套房,空置率就在25%左右了,符合专家的预测结果。
国内的部分房产机构认为,我国住房的空置率不低于20%,英媒的测算结果为29%,按照国际通行惯例,空置率合理区在5%—10%之间,10%—20%属于危险区,而超过20%则是严重积压区,从预测的数据来看,我国的住宅其实已经过剩,呈现出供过于求的面貌。
房价高低因人而异,富人眼中房价再高也可以轻而易举购买,而在一般人心中,即使房价再低也有心无力,不过当大部分人都对购房有压力时,就说明房地产存在着“畸形”一面了,房子过剩,房价依旧居高不下往往存在三个原因:
一是房价收入比高,收入与支出矛盾明显,目前平均房价收入比为8.8,一线城市均超过20,深圳的房价收入比世界排名,一线城市的经济环境在首屈一指,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上班族都有往这些城市发展的想法,但是收入高并不意味着能在这些城市游刃有余的买房,比如深圳房价收入比35,一家人需要工作35年时间才能购买一套房,更别提靠一个人工资买房了。
二是“阶层分化”造成部分城市房价居高不下,根据孙文海的《中国各阶层收入统计表》数据显示,年收入超过17万才勉强属于中产阶级范围,仅占有全阶层的11.8%,逐渐脱离了“二八定律”,更贴近“一九定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收入提高后,选择城市定居时就会往大城市靠近,因为购房资金充足,房价上涨的阻碍相对较小,涨上来的房价对拆迁同样起着相互影响的作用。
三是个人、企业对炒房均有涉及,对房价上涨形成助攻,前面所说的人均住房1.5套中,就有人均的0.5套房用于炒房,投资和炒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投资讲究的是租售比,炒房是人为把房价抬高,国际上公认的合理租售比为1:200—1:300,而不少大城市租售比是国际标准2分之一倍以下,厦门更是达到1:1100,为国际标准的5分之一倍,很显然在这些租售比很低的城市中,并没有展现出投资属性,更多时候是在寻找“有缘”的接盘人高价接手。
国家智囊团成员、国务院参事仇保兴表示,要想有效遏制高房价问题,减轻老百姓购房压力,需要从长效调控政策层面出手,着重强调了空置税和加快共有产权住房建设两点,房子是用来居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大量囤积房子不仅是对国家土地资源的浪费,还会带动楼市泡沫的扩展,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才能真正解决当下老百姓买不起的房的问题。
为什么说征收空置税能有效抑制房价?目前我国的房产租赁所得税征收政策已经出台,但实施效果并不佳,存在大量逃税行为,是财政一大笔损失,一旦开征空置税,可以防止大部分房东的逃税行为,两者总得交一种,从国外已经成熟的空置税征收政策来看,若运用到我国,那些长期持有又不出租的毛坯房势必会流入市场交易,解决城市短期供应不足问题,供给充足后,经过市场双方角逐,房价也就自然降下来了。
当然,空置税也只是房价下降的一小股贡献力量,并不能直接解决老百姓的居住问题,此时还得用上仇保兴的另一个方案,加快共有产权住房建设,所谓共有产权住房,指的就是购房者和政府或者开发商共同持有住房的房产权,按照比例划分,产权可以是各占一半,也可以是“三七”甚至“四六”占比,彻底解决老百姓短期内不能购买完整产权住房的问题,从目前实施力度来看,大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实施这个方案,比如土拍推出“限地价”+“竞配套”制度,让开发商自持一定量的物业,用于出租或者搭建共有产权住房,此外政府也在不断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量,确保让房地产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
此番老干部的建议对房地产“病态”可谓是“对症下药”,或许因为实施的难度目前来说还比较大,又或许是因为时机未到,征收空置税到现在为止仍处于研究阶段,笔者认为空置税的实施已到达成熟阶段,一方面今年开发商的日子不再好过了,龙头房企都开启了“打折潮”,开发商拿地的速度急剧下降,财政收入不能再依靠卖土地为主了;另一方面,房住不炒最重要的就是降空置率,把空置率控制在国际合理区间内,才能有效防止泡沫继续扩张甚至破灭。
对于老干部提出的两个解决方案,你还有不同的见解吗?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