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项目 > 正文

那个天天喊精细化管理的房企,快破产了…

——房地产

房天下   2021-07-11 12:22

[摘要] 「福利还是不错的,员工的执行力没得说,公司也一直在推进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曾一度以此为傲,现在看来,由此而来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作风、流程繁琐……也是导致老东家今日困局的重要原因」听闻老东家摇摇欲坠,一位在某百强房企干了五六年的城市总如此感慨。管理大过经营的结果是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断低水平

「福利还是不错的,员工的执行力没得说,公司也一直在推进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曾一度以此为傲,现在看来,由此而来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作风、流程繁琐……也是导致老东家今日困局的重要原因」听闻老东家摇摇欲坠,一位在某百强房企干了五六年的城市总如此感慨。

一家房企暴雷,人们总习惯于将其做个性化的解读,事实上,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一家房企暴雷意味着背后多家即将暴雷,过去几年的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020年,郁亮提出房地产进入「管理红利」时代,顿时燃遍全行业。事实上,「管理红利」很大程度上是「向管理要效益」的新说辞,譬如「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和「差异化竞争」。

向管理要效益,很多房企早就在干了,但太多的房企只盯着「管理」,而忽视了「红利」,导致管理大过经营,反而让精细化管理带来流程繁琐、抓小放大、画地为牢等毛病,甚至让公司走到破产的边缘。印证了哈耶克的那句名言:通往地狱的道路都是由人们那些美好的愿望铺就的。

一、把手段当目的,导致内耗

在中国历史上,西周曾花了非常多的科技点在战车上,包括车轴的打磨,木材做成圆筒还不能散架。在没有润滑油也没有橡胶的时代,轮子能够转起来,在当时是的黑科技。可是,好不容易西周把战车科技升到了,放眼一看,战车都快被淘汰了,骑兵才是未来。

打磨战车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显然是打赢战争。精细化管理同样如此,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可是,现实中,很多人将手段当成了目的。

对此,珠江投资集团总裁王晞在最近的一次公开课中提出一连串问题:

现在企业的架构、流程、权责、专业细分、数字化管理的颗粒度还不够细吗?激励措施还不够到位吗?现在地产人的薪酬,尤其是高管的薪酬并不低,业内诞生过很多千万总裁……

并直言:所谓精细化管理的背后,都是按部就班、画地为牢,貌似精益求精、埋头苦干,实则却是没有实质意义的内耗。

因为,很多房企,一旦出了问题,应对策略就是:加强管控、加强精细化程度。管理大过经营的结果是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断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在同一个问题上无休止的挖掘和研究……

所以,在今年的一次集团月度管理会上,碧桂园CEO莫斌的PPT里写了三句话:消灭只知道专门写漂亮PPT,和专门为上面写报告的高薪阶层;消灭只知道关注纸上数据化推导而不顾实际的本本主义裁判;消灭只知道时刻将责任划分清楚,及只顾个人利益的伪管理者!

2、眼睛向内,没有市场和客户

当精细化成为了目的,那不仅会造成各种内耗,而且会失去向外开拓创新的动力,嘴上说重视客户,但是行动上很诚实。

很多房企天天喊,要有用户思维,但之前躺着赚钱,买房要靠抢的时代,谁会关注用户?现在内卷,更没心思管外面。

用户都不管,那更不会管市场了。

某房企的营销就跟明源君吐槽:近期我们在做产品推广,之前确实排布了节点,但在节点前一周,行业出现了一个大热点,跟我们的宣传点很匹配,但是领导觉得要严格按照标准节点出街,最后结果非常不尽如人意。竞品抓住了时机,提前一周出街,在声势上远远盖过了我们!

这是典型的,为了符合流程,让领导满意,让内部满意,按部就班,而完全不顾及市场。

不关注客户和市场的结果是:客户越来越不满意。好名声树立起来很难,毁掉却非常容易。

所以,龙湖内部特别强调“敢于质疑,勇于PK,而不是盲目执行;为了客户,该PK时就PK”。如此,员工自然会将目光瞄准客户,瞄准市场,而不是领导满意不满意,是否符合公司既有的标准。规范或标准可能并不完美,不一定适用所有状况。

抓小放大,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中海的节约(控成本),业内闻名。坚持“一张纸,两面用”,纸张打印以黑白为主,尽量不彩印;三层楼走楼梯……各种小故事,广为流传。

这让很多房企心神往之,对标学习。

这些年,各房企都在喊的“精细化管理”,目标就是降本、提效,是能够做到像丰田其次那样,以销定产。

要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实现标准化。本文开篇提到的城市总告诉明源君:我们公司,早在多年前就在大力推进标准化体系管理,老板十分支持,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员工的执行力也非常强,说是执行的铁军也不为过。

可是,最终结果如何?目前处于风雨飘摇中。

一个是内部交圈不行。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每个部门都标准化,但是一整合,几乎没有一个落地的项目标准化合格。

这就跟中国金茂CEO李从瑞说的那样:假如地产项目只有五个环节,如果每个环节90分,乘在一起是59分,不及格!

更要命的是抓小放大。

为了降本、提效,各专业口都在拼命,比如,为了抠成本,研发、设计、成本和招采部门,经常撕得不亦乐乎。跟供应商报价,还要求必须到小数点后两位。到了年底一算,不错,今年的招采成本比去年下降了1个%。

然而,公司拿地却很率性。傻子都知道,某块地拿了肯定不赚钱,可是公司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拿了,投拓部门还拿到了丰厚的奖金,收并购项目私下极可能还有返点。然后倒逼各专业口降本提效,保证赚钱,或者少亏钱。

有些城市的布局,可能确实对公司有战略意义,不赚钱也要拿,但这样的项目到处都是,那肯定是出了大问题。

再比如,有些公司的战略,没有一个有力的战略部门牵头组织推动,纯粹依靠外部机构或四处模仿学习,甚至老板抢管理层的活干管理、管理层抢员工的活干业务、基层没法干活高谈阔论企业战略。

明源地产研究院

明源地产研究院新媒体平台,每天为地产人提供原创深度干货。平台秉承“知识来自行业,知识服务行业”的理念,每年都会走访、对话各大标杆房企

2197篇原创内容

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