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非遗 | 目瑙斋瓦

——景颇族

房天下   2021-07-15 11:54

[摘要] 《目瑙斋瓦》是流传于景颇族民间的一部创世史诗,全长8900行,共分6章。内容包括:第一章叙述天地万物的形成;第二章记录“宁贯柱”改造天地的过程;第三章描写大地洪水泛滥;第四章讲述“宁贯杜”寻找财富和娶龙女为妻的神话;第五章叙述景颇族跳“目瑙纵歌”舞的来历,第六章描绘大地上的生活,包括钻木取火、寻找水

《目瑙斋瓦》是流传于景颇族民间的一部创世史诗,全长8900行,共分6章。内容包括:章叙述天地万物的形成;第二章记录“宁贯柱”改造天地的过程;第三章描写大地洪水泛滥;第四章讲述“宁贯杜”寻找财富和娶龙女为妻的神话;第五章叙述景颇族跳“目瑙纵歌”舞的来历,第六章描绘大地上的生活,包括钻木取火、寻找水源、制造生产生活用具、学会穿衣裤、种谷、建房、男婚女嫁等等。

2011年5月被公布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上,景颇族人民没有文字,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繁衍生存的历史,主要靠口头传诵流传下来。据有关专家研究,《目瑙斋瓦》滥觞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是景颇族先民祭祀天神、太阳神的祭词。 “目瑙斋瓦”史诗,即是历代斋瓦(巫师)们保存下来的宝贵史料,从中可以探索景颇族古代史的脉络。

《目瑙斋瓦》音韵格律整齐,语言优美。它从开天辟地唱起,以优美的神话故事形式,记载了景颇族人民从远古到现代的发展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七大部分:天地的形成、制服天地、孕育人类万物、宁贯杜瓦平整天地、洪水淹天的时代、宁贯杜娶龙女与族系、对生产生活的生动描写等。

《目瑙斋瓦》流传于德宏州各县(市)景颇族居住地,包括盈江县的5个乡,陇川县的7个乡镇,芒市的6个乡镇,瑞丽市的2个乡。由于《目瑙斋瓦》篇幅浩繁,又是以口传方式流传,能完整吟唱《目瑙斋瓦》的人本来就很少,“文革”期间还曾被禁唱,1980年恢复跳“目瑙纵歌”时,德宏州全州已无斋瓦吟诵,只是由“董萨”(比斋瓦低一级的民间艺人)吟唱部分内容。现在,只有盈江县铜壁关乡李向前一人能唱诵大部分。国内现存的《目瑙斋瓦》创世史诗是根据景颇族大经师沙万福口述记录、整理而成的,1975年景颇族学者李向前又收集整理、出版了景颇文本和汉译本。 

在景颇族最盛大、最隆重的民族节日——目瑙纵歌节,景颇族同胞们沉浸在斋瓦吟诵《目瑙斋瓦》的神圣氛围中,感受着先辈们创业的艰难,表达着对祖先、神灵的缅怀之情,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倾听历史久远的声音。通过活动既能使人在斋瓦虔诚的吟诵中得到心灵的安抚,又能增加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目瑙斋瓦》是景颇族传统文化的经典、“百科全书”,景颇族的各种文化艺术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它的源头,是研究景颇族诞生、迁徙、原始宗教起源、婚姻制度演变、山官制度产生及民族交往的珍贵资料,其内容囊括了景颇族的政治、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习俗、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 

德宏,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等民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息,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对坚定文化自信、延续中华民族文脉、追寻文化多样性、激活文化软实力发展等各个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来源:德宏州文化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